梅花鹿口蹄疫:病部位于口腔,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再涂抹碘甘油。病部位于皮肤或蹄子,用“克辽林”冲洗后再涂抹抗生素。
梅花鹿出血性肠炎:暂停饲喂,持续2天,同时对病鹿饲喂痢特灵,频率为2次/天,连喂7天左右。若效果不佳,可注射新霉素、金霉素等药物。
梅花鹿坏死杆菌病: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清洗病部,清除坏死的组织,再涂抹“碘仿硼酸粉”,群体发病需进行药浴。
一、梅花鹿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1、梅花鹿口蹄疫
(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的时候,梅花鹿体温迅速增高,产生高热的症状,全身的肌肉肉眼可见的发抖。流口水,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或者直接停止进食。进食也没有不会进行反刍,口腔内会出现口腔溃疡,水疱破裂后会发生坏死,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牙齿全部掉落。在鹿蹄上与全身皮肤上也会出现这些问题。
(2)防治方式:口腔内发病的鹿可以用高锰酸钾清洗口腔进行消毒,然后涂抹适量的碘甘油。皮肤与蹄子发病的鹿可以用克辽林等药剂冲洗消毒患处,在涂抹抗生素包扎。
2、梅花鹿出血性肠炎
(1)发病症状:患上出血性肠炎的病鹿精神十分不好,远离鹿群然后发呆卧地,体温也会上升到40度以上,发病初期食欲不佳或是停止进食。但是饮水量明星增加,伴随着拉稀的状况,饮完水后会开始排稀水粪便,后期开始携带脓血,出现脱水的症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无目的的乱跑,原地转圈,病程非常短,严重时两天内便会死亡。
(2)防治方式:发现患病鹿时要将病鹿绝食两天左右,每天服用痢特灵,每天两次,连续服用一星期左右,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如果这种口服的效果不好,呢可以使用新霉素、金霉素等药物进行注射治疗。
3、梅花鹿坏死杆菌病
(1)发病症状:病鹿患病初期会出现跛行的症状,仔细观察会发现鹿蹄在蹄叉、蹄冠的地方有肿胀的现象。用手触摸按压鹿会很敏感,并且可以感受到温度非常高,伴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鹿蹄的皮下组织也会受到损害并且出现蜂窝炎。患处会坏死然后流出灰色的恶臭液体,还有坏死的组织碎片。发病严重的两只耳朵下垂,拒绝进食,体温迅速增高,躺在地上不愿起来。
(2)防治方式:用高锰酸钾与双氧水清洗患处,再将患处的坏死组织全部清除,然后用撒布碘仿硼酸粉涂擦进行消毒,群体发病需要用苏儿等药剂进行脚浴。
二、梅花鹿有什么特点
1、梅花鹿是一种中型的鹿类,头部略圆,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尾较短,其体形匀称。
2、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体毛为栗红色,冬季体毛呈烟褐色,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有许多白色斑点,状似梅花。
3、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
4、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丛中,这样有利于快速奔跑。
5、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丛较为深密,并与其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这样可以较早地发现敌害,以便迅速逃离。
6、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深密、体色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