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下雨时,鱼塘水温迅速下降且光合作用较弱,导致微生物变化剧烈,进而引起应激。
水体恶化:下雨后,鱼塘水体ph可能呈偏酸性,同时需要检测水体氨氮含量并及时进行处理。
缺氧翻糖:下雨后,池塘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对此需及时增氧。
中毒死亡:生活污水或农田中的残留农药随雨水冲刷流入鱼塘中,导致鱼中毒。

一、鱼塘下雨后死鱼的原因
1、应激反应
下雨过程中,鱼塘水温急剧下降,再加上光合作用弱,鱼塘中的微生物易发生剧烈变化。导致鱼产生应激反应,出现大量死亡现象。

2、水体恶化
雨水通常情况下都是偏酸的,下过雨后都是要测一下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以及PH值不及时处理的话容易超标,造成鱼群死亡。

3、缺氧翻塘
下雨易发生鱼塘倒藻现象,底部的氧气会被急速消耗,水体缺氧翻塘,会阻碍鱼的生长,甚至大规模死亡。

4、中毒死亡
生活污水或是一些农田打过农药的尾水,随雨水的冲刷流入鱼塘,出现鱼群中毒死亡。

5、生病死亡
下雨潮湿天气,有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鱼体内细菌感染,出现类似腌皮、烂尾等疾病,导致鱼大量死亡。

二、鱼塘下雨后要怎么防止死鱼
1、检查池塘
检查水质各项指标是否超标,同时还要查看是否有泥沙,树叶、树枝、杂物等漂浮物堵塞通道或进入鱼塘。

2、做好消毒
雨后细菌性疾病多发,应及时消毒。全池每亩撒漂白粉700g,每天一次,连续3天。

3、增加氧气
通常来说,下雨后的第二天早上应该打开增氧机,直接搅拌水,增加氧气。鱼浮头前必须开机。

4、水质调节
如果鱼塘的透明度大于40厘米,就需要追肥。给水施肥后,每10天左右用EM菌补充培养有益藻类。

三、鱼塘溶氧过高有什么危害
1、溶氧过高的危害
(1)水中溶氧量轻度升高,便会对鱼卵孵化和鱼苗不利,使鱼苗极易患气泡病,甚至对小规格鱼种(夏花)也有不良影响。
(2)水中溶氧高时,鱼会兴奋,出现不停的环游现象,小鱼苗会累死。

2、溶氧过低的危害
(1)水中溶氧低于某一水平时,水产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开始受到影响,但并不会立即导致死亡,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

(2)当溶氧继续降低,已经不可满足生理水产的最低需要时,养殖的动物会窒息死亡,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致死溶氧。

(3)临界溶氧和致死溶氧按照动物种类和规格不同而异,会受到水温、盐度等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水温升高时,动物的致死溶氧度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