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鱼产于日本南部海域、东西大西洋、台湾东港等区域,当前的捕捞国家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为主,尤其是新西兰,其捕捞量在全世界的占比中达到90-95%。
长寿鱼分布范围广,但繁殖能力差,被过度捕捞后无法快速恢复种群数量,再加上其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当前它们的资源量下降。
一、长寿鱼的产地
1、长寿鱼是一种深海鱼类,产地分布较广,生长区域南纬45度到南纬65度之间的海域,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南部及东西大西洋等处以及台湾东港等,主要捕捞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其中新西兰是主要的捕捞产地,捕捞地在新西兰海洋山脉溪谷750米至1200米低温深海海域,据统计新西兰的捕捞量占全球捕捞量的90-95%。
2、长寿鱼虽然分布范围广,但因为繁殖率低,因此生命周期长,资源恢复慢,加上过度的捕捞,对其栖息地的破坏,造成长寿鱼资源量减少,所以捕捞量也随之降低。在欧洲,长寿鱼捕捞是限定数量及规格的,要想捕捞到个头大的,是很不容易的。
二、长寿鱼名字是如何来的
1、长寿鱼学名大西洋胸棘鲷,属于金眼鲷目燧鲷科鱼类,虽然和红金眼鲷同属一目,但是长相要丑的多。长寿鱼色彩独特,体表淡红,但是腹部却是呈蓝色的,捕捞后的长寿鱼身体会变成橘红色,是新西兰海洋渔业的极品珍宝。
2、而长寿鱼之所以被冠以“长寿”二字,是由于它的寿命比人类要长。长寿鱼寿命最长可达160岁,要在海底生活25-32年才可以成年,若鱼体长度能达到30-40厘米,鱼龄推断可达80-90岁,数量稀有,长寿鱼很珍贵,是上百年深海珍惜市场,也是生长缓慢的深海鱼类之一。
三、长寿鱼是什么鱼
1、长寿鱼体型中等,有一身讨喜的橙红色,一般体重大约为1-2千克,体长在30-40厘米,大者重达7公斤,体长可达70厘米。
2、长寿鱼生存于180-1800米的暮光区-午夜区水层,是典型的深海肉食性鱼类,这里水温通常在3-9℃之间,缺乏光照。
3、因为没有红光可以到达这个深度,长寿鱼看似醒目的橙红体色反而可以帮助它们完美地隐入四周深蓝甚至漆黑的环境中。
4、长寿鱼的主要栖息场所为海底山脉,在这里它们捕食鱿鱼、虾类和小型鱼类,同时躲避着蛇鲭、无须鳕、合鳃鳗、巡游鲨类,甚至还有少数齿鲸类天敌的追捕。
5、长寿鱼之所以被称作长寿鱼,是由于它的确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商业鱼类,一般能活100多岁。
6、长寿鱼分布极广,从纳米比亚到南非,从冰岛到摩洛哥、全球各大洋的温带至热带海域都有它的身影。虽然分布广泛,但因为长达数十年的过度捕捞,现在长寿鱼的种群数量已经不容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