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将水源充足、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地方作为种植地。
2、整地:向种植地内施入草木灰,并撒施生石灰,随即深翻土壤并做畦开沟。
3、菌种制备:根据需求,制备母种、原种、栽培种。
4、播种:在畦面上撒播菌种,随即浇水并覆盖秸秆。
5、补料:菌丝长满畦面时,用营养袋补料,再根据气温做低温休眠或催菇处理。菌丝变成浅白色后,做好保育工作。
一、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1、选地
选择疏松、利水、平整的土地进行栽种比较好,林地、平原耕采用农田、果树林均可栽种,不过要靠近水源,方便排水取水。
2、整地
在整地的时候,要施撒生石灰和草木灰,可以杀灭土壤中杂菌、害虫,田地翻耕深25cm-30cm;整成畦,长度不限,畦间沟宽20cm-30cm,保证排水功能。
3、菌种制备
品种合适、菌龄合适、生命力旺盛、纯净、无污染是羊肚菌高产的关键,菌种制备分为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备时间为3个月,不可过早,以免影响菌种活力。
4、播种
选用优良的菌种,在整好的畦面上进行撒播、沟播或穴播,在20度以下的环境下开始播种,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并盖好稻草或麦秆,可以起到保湿和避光作用。
5、补料
当菌丝长满畦面的时候,可以使用营养袋进行补料,菌丝会长满营养袋,然后根据气候特点做低温休眠或催菇处理。有助于菌丝的分化出菇。
6、保育催菇
在春季湿度温度增加时,进行催菇管理。条件合适后,菌丝逐渐开始分化,当菌丝为浅白色时,要做好保育工作,避免原基夭折。
二、羊肚菌浇大水后过多久可以出菇
1、所需时间
羊肚菌在浇大水后需要10-15天就能出菇了,且羊肚菌在播种后45-60天时即可进入到出菇期,在给羊肚菌浇水时,多采用浸水方式,需要对其进行大水漫灌,使菇床位于水面下3-5厘米处,促进羊肚菌快速出菇。
2、保持湿度
羊肚菌适宜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养殖羊肚菌时,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而如果环境过于潮湿,又会使得羊肚菌腐烂发黑,需要向羊肚菌的四周喷洒水分,使环境湿度保持在65-85之间。
3、通风换气
养殖羊肚菌时,如果环境过于封闭,就会导致植株缺乏氧气而不易出菇,此时需要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确保1-2个小时的通风时间,维持羊肚菌正常生长,而在温度高于28度时,需要保证有3-4小时的通风时间。
4、养护管理
养护羊肚菌时,需要向菇床上撒一层草木灰,以此刺激羊肚菌的细胞活性,而且在夏季时期,需要向羊肚菌的四周喷洒杀虫药剂,除去蚂蚁、白蚁等害虫,并且要在羊肚菌出菇后,为其进行低温刺激,使羊肚菌的产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