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马鞭草为马鞭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单生,呈卵形,花朵顶生,穗状花序,花瓣卵形,花色蓝紫色,喜光,喜温暖干燥环境。
艾草:艾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裂片,叶片为近圆形或宽卵形,头状花序,花瓣呈狭卵形,花色紫色,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
一、马鞭草和艾草有什么区别
1、马鞭草
(1)是马鞭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鞭草茎干直立,高度在1.2米左右。马鞭草的叶片单生,形状为卵形,颜色为绿色。马鞭草的花朵通常在6-10月之间开放,花朵顶生,穗状花序,花瓣的形状为卵形,颜色为蓝紫色。
(2)马鞭草喜温,适合在温暖、干燥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马鞭草多生长在山地、坡地、林地或河流附近,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浙江和陕西等地区较为常见。马鞭草一般适合在春季期间播种,可以在4-5月之间进行繁殖。
2、艾草
(1)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艾,茎部直立,高度在0.8-1.5米之间。艾草为羽状裂片,叶片颜色青绿,形状为近圆形或宽卵形。艾草的花朵通常在7-10月之间开放,头状花序,花瓣的形状为狭卵形,颜色为紫色。
(2)艾草喜温,适合在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气候环境下生长。艾草多生长在荒地、路边、山坡或河流附近,分布在草原地区,分布在中国各地。艾草主要的繁殖方法为播种繁殖,可在春季1-2月之间进行播种育苗,3-4月之间进行移栽。
二、马鞭草有什么种类
1、马鞭草
(1)马鞭草株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的边缘一般有粗锯齿和缺刻。
(2)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
(3)花冠淡紫至蓝色,外面有微毛。子房无毛,果长圆形,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2、柳叶马鞭草
(1)柳叶马鞭草株高100-150厘米,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紫红色或淡紫色,叶为柳叶形,十字对生,初期叶为椭圆形边缘略有缺刻,花茎抽高后的叶转为细长型如柳叶状边缘仍有尖缺刻。
(2)茎为正方形,全株有纤毛,花期5-9月,在野地里会与一些同属花为穗状的马鞭草科植物杂交,所以常有一些花序介于聚伞与穗状的中间型态植株出现。
3、柠檬马鞭草
(1)柠檬马鞭草,落叶小灌木,高1.5-3米,茎四方形,木质坚硬,粗糙而具条纹,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有强烈的香气,花小排列成腋生、稠密、圆柱状的穗状花序。
(2)萼小,2裂,呈二唇形,上唇1-2裂,下唇3裂,内白色,外红蓝色,雄蕊4,子房2室,果小,干燥,花期6-8月。
4、铺地马鞭草
(1)铺地马鞭草学名美女樱,别称草五色梅、铺地锦、四季绣球、美人樱等,全株有细绒毛,植株丛生而铺覆地面。
(2)株高10-50厘米,茎四棱,叶对生,深绿色,穗状花序顶生,密集呈伞房状。
(3)花小而密集,有白色、粉色、红色、复色等,具芳香,原产巴西、秘鲁、乌拉圭等地,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各地也均有引种栽培。
5、羽叶马鞭草
(1)羽叶马鞭草学名细叶美女樱,茎基部稍木质化,甸甸生长,节部生根,株高20-30厘米,枝条细长四棱,微生毛,叶对生,三深裂。
(2)每个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呈条状,端尖,全缘,叶有短柄,穗状花序顶生,花冠玫瑰紫色,花期4-10月下旬,经久不败。
(3)原产于巴西、秘鲁和乌拉圭等美洲热带地区,我国的华东及华南地区等地有栽植。